在藥品的微生物污染控制體系中,**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。**工藝的選擇、開發、驗證、監控等整個生命周期中,離不開生物指示劑的使用,只有物理殺滅和生物殺滅效果均達到預定的標準,**工藝方可用于產品或組件的**。關于生物指示劑的使用,行業內一直存在諸多疑問,本文分兩部分對生物指示劑進行詳細的介紹,**部分重點介紹理論基礎,包括**動力學(F0值、D值等概念和計算)、**法的選擇和監控、物理殺滅和生物殺滅的一致性和驗證等內容;**部分重點介紹生物指示劑的種類、包裝形式、選擇、使用和質量控制等內容。
生物指示劑(Biological Indicators),根據ISO11138的定義 - test system contain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providing a defined resistance to a specified sterilization process,即含有活的微生物的測試系統,其為特定的**工藝提供確定的抵抗力。2015年版《中國藥典》四部1421**法的定義為“生物指示劑系一類特殊的活微生物制品,可用于確認**設備的性能、**程序的驗證、生產過程**效果的監控等?!睆亩x可以看出,生物指示劑是一類含有活的微生物的測試系統,其主要用于**工藝的驗證或監控。
生物指示劑是用于**工藝,在介紹其之前,我們需要了解**的原理,以便理解生物指示劑的特性、使用和質量控制。
一、**原理
所謂**,即“用適當的物理或化學手段將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殺滅或除去,從而使物品殘存活微生物的概率下降至預期的無菌保證水平的方法。(2015年版《中國藥典》)”**主要有殺滅和除去兩種方式,前者是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手段殺滅產品中的微生物,后者則是通過一定的分離機制(目前主要是過濾的方式)將微生物從產品中分離。這兩種方式的機理不同、動力學不同,其適合的模型也不同。本文所闡述的主要是前者,即殺滅的方式去除微生物。
當前制藥工業所用的**方式很多,包括熱力學**,如濕熱**,如蒸汽**、過熱水**;干熱**;輻照**,如γ射線**、X射線**、電子束**;氣體**,如環氧乙烷**、氣態過氧化氫**、甲醛**、臭氧**等。這些**方式的**介質不同,殺滅微生物的機理也不同,相應的工藝開發、工藝控制和工業驗證也不盡相同。但是,除了輻照**外,從**模型的研究、**工藝的驗證和生物指示劑的選擇和使用來看,這些**方式都有共通之處。因此,本文以研究*為深入的濕熱**為例,詳細介紹**動力學和**驗證,從而深入了解生物指示劑在其中的作用。
濕熱**主要是通過高溫使得微生物的蛋白質、核酸等分子發生變性,從而殺滅微生物。這個過程與很多因素有關,如**溫度、**時間、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、微生物所處的環境、蒸汽質量等等。為研究**的動力學,我們把微生物的數量(N)對**時間(t)作曲線,關系如下:
這一曲線關系不利于**的研究,如果把微生物的數量用對數值進行處理(lgN),再對時間(t)作曲線,則會得到以下的曲線
這里我們可以看到,兩者(微生物數量對數值lgN和**時間t)成直線關系。這一轉換大大方便了**動力學的研究,也構成了整個濕熱**模型的基礎?;诖四P停覀兞私庖韵聨讉€重要的參數:
? 微生物的耐熱性,D值的概念:
自然界的微生物種類多種多樣,不同微生物的耐熱性是不一樣的,反映在**曲線(lgN~t)上,耐熱性弱的微生物lgN隨著時間下降較快,而耐熱性強的微生物lgN隨溫度下降的速度慢。這一點*直接的反映便是直線的斜率(k),如果直線的斜率(**值,如下圖)越大,微生物lgN下降越快,耐熱性越低,反之亦然
雖然斜率k值可以反應這一關系,但是為了便于理解和日常運用,我們在斜率k的基礎上進行一個簡單的變換,引入D值的概念。令D=?1/k=△t/△lgN,即,D值可以理解為微生物數量下降一定的對數值所需要的時間。當△lgN為1時,所需要的**時間恰好等于D值,故D值定義為使微生物下降一個對數值所需要的**時間。因微生物數量下降一個對數值與殺滅90%的意義相同,故D值又稱之為90%殺滅時間。這樣的簡單轉換,使得D值的定義易于理解,在**工藝中也方便應用,這一點在后面的介紹中會得到體現。
D值的影響因素很多,包括(但不限于):
有了D值,便可以對**后的微生物數量進行計算。初始污染菌數為N0表示,**后的污染菌數用NF表示,某一溫度下的D值用DT表示,**時間用t表示,則:
(lgN0–lgNF) = t/DT ,也即lgNF =lgN0 –t/DT
假定某一物品初始污染菌數N0 為106,某一溫度T下的D值為2.5min,則:
***1分鐘后,lgNF= lgN0–t/DT = 6–1/2.5 = 5.6
* **2分鐘后,lgNF= lgN0–t/DT = 6–2/2.5 = 5.2
這里可以看到,隨著**時間t的無限增加,lgNF變得無窮小,但NF是始終大于0的,也就是說,**的無菌(NF為0)理論上來說是不存在的。在制藥行業中,NF為10-6,也就百萬分之一便是終端**產品可以接受的無菌保證(概率)水平。因此,在這個案例中,如果要達到百萬分之一的無菌保證水平,所需要的**時間為:
-6 = 6–t/2.5, 即**時間t需要30分鐘。
? 微生物的耐熱性(D值)與溫度的關系,Z值的概念
引入D的模型只考慮了同一溫度下的**曲線,即**過程中溫度沒有波動時微生物數量lgN與**時間t之間的關系。事實上,產品**時是無法將**溫度控制在某一恒定溫度的。而D值,即微生物的耐熱性,是與溫度直接相關的,溫度越高,D值越小,溫度越低,D值越大。如果要研究產品的**過程,我們就需要找到D值與溫度的關系。
這里,我們測定同一微生物在不同**溫度下的D值(測試方法將在本專題的**部分介紹),把微生物的D值的對數值lgD(縱坐標)與產品的溫度T(橫坐標)作曲線,會得到以下直線關系:
這里可以看出,lgD與**溫度T是成直線關系的(模型與lgN~t相同)。通過直線可以看出,lgD與T的負相關性與我們研究D值的來源正好相同。同樣,為了便于理解和日常運用,我們也不直接用斜率k來反應這樣的關系,而是引入Z值的概念;同樣,令Z=?1/k=△T/△lgD,當lgD等于1時,所需要提高的溫度△T恰好等于Z值。因此,Z值的定義即為D值下降一個對數值所需要提高的溫度。
研究表明,大部分的微生物Z值均在10 ℃左右(濕熱**),因此,在無特殊說明的情況下,為簡化計算,Z值均默認為10 ℃。
? 不同溫度下**時間的換算,等效**時間FTref的概念
**工藝雖然有溫度波動,但是有了Z值的概念,我們便可以將不同溫度下的等效**時間通過D值進行換算。將不同溫度下得**時間用FTT表示,要換算120 ℃下的**時間,等效于121 ℃下的**時間,可根據lgN~T的關系曲線:
F121 = D121×△lgN
F120 = D120×△lgN
所謂等效**時間,即**效果相同所需要的**時間,因此兩者的△lgN相等。兩等式相除,得到:
這個公式需要我們考察D值與溫度的關系,這恰好是Z值的概念。根據考察Z值時D值與溫度的關系,我們得到:
故,120 ℃**1分鐘,其相當于在121 ℃下的**時間為0.79分鐘。
同理,我們可以計算出**過程中任何溫度(T)下的**時間(FT)相當于其在121 ℃下的等效**時間(F121),即:
F121 = FT×10(T-121)/Z
同樣,我們也可以將**過程中的任何溫度(T)下的**時間(FT)換算為其在任何參考溫度Tref下的等效**時間(FTref),即:
FTref = FT×10(T-Tref)/Z
? **工藝的**能力,F0值的概念
如果我們把所有的**工藝都統一換算為同一溫度下的**時間,則不同**工藝的**能力便有了可比性,也可以針對**能力制定量化的標準,這一參考溫度便是121.1℃。如果把**過程中每一時刻的**時間都換算為121.1℃的**時間,再進行累積,得到整個**過程在121.1℃下的**時間,這一時間便是F0值(ISO17665,Z值定義為10℃)。
二、**工藝的**能力要求
前面我們介紹過,產品的無菌保證水平(SAL)為10-6。而**工藝要達到這樣的SAL,所需要的**能力取決于**前的微生物負載(**前的微生物數量)和微生物負載的耐熱性。制藥行業一般都有嚴格的微生物污染控制措施,**前的微生物負載(N0)一般不會超過1066,故106便認為是微生物負載的*差條件;自然界中很少會發現D121℃大于0.5分鐘的微生物,故D121℃值為1分鐘,便認為微生物負載耐熱性的*差條件。
F0 = D121℃×(lgN0-lgNt)= 1×(6-(-6)) = 12分鐘
備注:EMA要求不低于15分鐘。
此時,由于微生物負載的數量和耐熱性都取*差條件,日常**時,對于二者的監控不是必須的。
F0= D121℃×(lgN0-lgNt) = 1×(2-(-6)) = 8分鐘
這也是GMP規定F0值一般不低于8分鐘的原因。此時,微生物負載的數量 不是取的*差條件,日常**時需要對其進行監控;而耐熱性取*差條件, 故對耐熱性的監控不是必須的。
F0= D121℃×(lgN0-lgNt) = 0.4×(2-(-6)) = 3.2分鐘
此時,微生物負載的數量和耐熱性都不是取*差條件,日常**時需要對兩者同時進行監控。
三、**工藝驗證中的生物指示劑
根據2010年版GMP的要求,“第六十三條 任何**工藝在投入使用前,必須采用物理檢測手段和生物指示劑,驗證其對產品或物品的適用性及所有部位達到了**效果?!币虼耍隍炞C某一**工藝時,不僅僅要采用物理的檢測手段(對于濕熱**而言,主要是溫度,還包括壓力、蒸汽質量等),還需要采用生物指示劑進行檢測,以確保**工藝達到預期的**效果。單純的物理測試,一方面其檢測的參數有限,不能反應所有的影響因素對于**工藝的影響。常見的濕熱**,主要檢測的參數為溫度和壓力,但是,蒸汽質量(過熱值、干燥度、不凝氣體)、產品的特性(微生物的耐熱性與其所處的環境相關)等對于**效果的均有影響,同時,物理檢測基于前面所述的理論模型進行預測的,實際狀況與理論模型不一定完全契合。因此,要驗證**工藝,還需要用生物指示劑進行考察,以確保物理殺滅效果(用FPHY)和生物殺滅效果(FBIO)具有一致性。這便是生物指示劑的選擇基礎。
四、生物指示劑的選擇-物理殺滅和生物殺滅的關系
選擇生物指示劑的選擇的主要依據是證明FPHY和FBIO具有一致性,即物理殺滅效果能夠實際殺滅相應的生物指示劑。實際操作過程時,我們通常會選擇合適的生物指示劑,經過**工藝**后進行培養,如果全部呈陰性,那么我們判定**工藝符合預定標準。
假定某一**工藝,其物理殺滅效果(FPHY)為F0值不低于12分鐘,理論來說,為證明一致性,所使用FBIO也應為12分鐘,這樣才能證明兩者是一致的。假定所選擇的生物指示劑的D121℃為2分鐘,數量為106,則其殺滅所需要的時間理論上為:
FBIO= D121℃×(lgN0-lgN) = 12分鐘
看上去,FPHY和FBIO的時間剛好相當,可選擇該生物指示劑進行**的驗證。然而,在介紹無菌保證水平的時候我們知道,微生物存活是一個概率問題。在這個案例中,當FBIO為12分鐘時,**后的污染菌數量NFF為:
lgNF =lgN0–t/DT = 6–12/2 = 0,則 NF=1
也就是說,產品中依然有菌,生物指示劑**后培養時很大概率呈陽性。那么,問題來了,生物指示劑要如何選擇,才能證明FPHYHY與FBIO是一致的?根據EP9.0的要求,在進行**工藝驗證時,驗證時時所選擇的**時間(tvl),應將生物指示劑殺滅到10-1到10-3的水平,即
以上述生物指示劑為例,為驗證FPHYY和FBIO是一致的,選擇的FPHY應將生物指示劑**后的數量NF下降至-1至-3個log值(原來下降至0個log值),即:
即:2×(6+1) ≤tvl≤2×(6+3)
即:14≤tvl≤18 (分鐘)
而PDA則建議將生物指示劑殺滅到10-2的水平。(備注:將生物指示劑殺滅到102所需要的時間,即**結束后,生物指示劑全部呈陽性的時間,為生物指示劑的存活時間,survival time;將生物指示劑殺滅到10-4所需要的時間,也即生物指示劑**后全部呈陰性的時間,為生物指示劑的殺滅時間, kill time)。如果驗證時,選擇的**時間tvl大于kill time,則無法證明FPHY和FBIO具有一致性。這時,我們可以選擇減少**時間(如半循環),或降低**溫度(這時需要知道生物指示劑在實際**條件下的Z值)來進行**工藝的驗證,當然也可以選擇合適的生物指示劑,使得該生物指示劑的survival time和kill time滿足**參數的要求。
總結:本文介紹了**的原理、**的動力學、**參數和**工藝的選擇,在此基礎之上,介紹了如何選擇合適的生物指示劑,以驗證物理殺滅和生物殺滅的一致性。下一部分,我們會根據此理論基礎,介紹生物指示劑的種類、選擇、使用和質量控制。